在紫竹小区“居民说事室”,自管委员会工作人员在商讨事情
宜宾日报记者 陈伟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城市基层治理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符合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治理路径。
全市城市基层治理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指引城市基层治理方向,坚持党建引领,优化城市基层治理空间格局,提升精细化服务水平和城市基层智慧治理能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凝聚城市基层治理合力,真正把社区建成守望相助的幸福家园。
近年来,长宁县全面推进“红色物业”“红色业委会”“红色自管委员会”创建工作,通过党建引领、制度规范、创新服务、示范带动等多渠道发力,启动小区治理“红色引擎”,提升长宁县基层治理效能。
改造后整齐规范的紫竹小区
“一核四治、全域融合”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长宁县长宁镇洪谟社区位于新老城区融合部,具有老旧小区多、市场商场多、驻区单位多、流动人员多等特点,日常管理存在治理体系不全、能力不足、意识不强、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社区全面推行“以党建为核,区域统筹‘共治理’;自治为基,多元聚力‘微治理’;法治为纲,护航保障‘靓治理’;德治为魂,培树新风‘尚治理’”的“一核四治、全域融合”基层治理模式,成效明显。
洪谟社区紫竹小区由于建设年代早,存在基础设施破损老化、外墙墙体裸露、道路破损、垃圾堆积、楼道杂乱、停车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2021年11月,紫竹小区被列为首批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党委、政府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原则,广泛征询群众意见,着力从建筑外墙粉刷、照明系统改造、供排水管网梳理、花园绿化美化、小区道路硬化、停车位规划等方面进行升级改造,小区实现旧貌换新颜。
“现在很多事情都能得到解决,而且我们自己社区的事情,我们居民说了算。邻里之间遇到矛盾了,走到‘居民说事室’‘居民议事亭’,在社区的帮助下,很多问题都能得到化解。”紫竹小区楼栋长刘女士告诉记者。
据了解,洪谟社区坚持党建引领,搭建“小区党支部+自管委员会+楼栋长”三级架构,社区党委成员通过交叉任职,积极主动介入小区管理治理,担任小区支部书记或委员,不断建强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今年2月以来,紫竹小区在社区的带领下,组织自管委员会在每个楼栋选出一名热心居民代表担任楼栋长,从事小区日常楼栋管理工作,通过走家串户、举行院坝会等形式广泛了解居民诉求、听取治理建议,因地制宜、整体推进,迈出了小区管理坚实稳健的步伐,得到了居民住户的拥护和认可。
洪谟社区党委书记何卫权告诉记者,洪谟社区现在通过“一核四治、全域融合”的基层治理模式,着力突出居民主体作用,积极搭建多方参与、集体解决的便民议事协商平台,以举办文明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大力推动自治、法治、德治相融互动,有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同时,社区和小区自管委员会真心付出、诚心为民的模范行为,赢得了住户的一致好评,紫竹小区实现卫生费、物业费两个百分之百收取。
居民下楼即可锻炼
“三三”模式引领小区“微治理”
箐园小区属于长宁镇洪谟社区管理,现入住业主220户,其中党员171名。2020年9月,洪谟社区成立了长宁镇首个小区党支部。
据介绍,洪谟社区构建“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的三级基层治理组织体系,将小区党支部书记纳入基层治理村(社区)书记提能培训计划,拓展“党员挂牌亮相”先锋行动,每季度对小区党员进行量化考核评比,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倒逼党员在小区治理中发挥作用。同时,依托小区党支部“红邻家园”品牌,先后建立了“红邻家油站”“红邻健康室”“红邻童心屋”等功能室,并充分发挥退休党员在小区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组建了“老花镜”“和事佬”“爱陪伴”三支志愿服务队伍服务居民,让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明显提升。
箐园小区党支部书记段秋娟告诉记者,箐园小区党员比例大,建立小区党支部,就是要在小区让党的旗帜竖起来,让党员身份亮出来,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
箐园小区业主代表罗玉林告诉记者:“我们小区得益于党组织的大力协调,社区党组织、小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等多方基层治理联动,让小区的大小事务有分工、能运转、有落实。依托小区活动阵地,统筹小区物管用房,将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力量下沉到小区一线,让小区的居民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切实得到妥善处理,从而让小区更加有人情味、更加有获得感、更加有满意度。”
采访中,记者正好碰上箐园小区党支部与洪谟社区党委、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召开的一次联席会议,重点针对业主急难愁盼问题进行会商,解决群众身边事,共建暖心家园。
据了解,箐园小区积极探索小区治理“三三”模式,着力理顺小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之间的关系,不断延伸党建引领小区治理的“神经末梢”,建成党组织领导下的小区治理体系。
深入推进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今年,长宁县将深入推进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扎实开展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省级试点,加快建立长宁县社会组织孵化园,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提供平台支撑,为城市社区治理注入新活力。
据介绍,长宁县2022年在和谐社区、平安社区、文明社区、环保社区建设等方面多次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并开展活动。截至目前,全县建立社工站13个(乡镇全覆盖建立)、社工室36个。
长宁县人民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长宁县将持续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微网实格”建设、口袋公园打造、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改造提升等项目,完善社区配套设施,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