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宜宾日报金江网 » 新闻 » 金江聚焦

抢抓暑期工程建设 拼出“加速度”

我市秋季将新增学位2万余个

市一中建设项目 李杰 摄

市一中建设项目 李杰 摄

宜宾日报记者 邓烨

近年来,宜宾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基础教育投入,着力补齐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短板。

日前,记者走访获悉,今年秋期,宜宾共投用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含职校)项目31个,共新增学位28558个。暑假期间,我市多个县(区)都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项目,纷纷采取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蹲点督导等方式,确保各项目建设如期完工投用。

新学校辐射新区域

高温天气,阻挡不了建设者们干事的热情。8月4日,记者走进我市多个重大项目施工现场看到,处处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

在叙州区赵场街道,新建设的宜宾市戎州实验小学碧桂园校区已进入收尾阶段。该项目总投资近8000万元,占地43.2亩,规划36个教学班,可容纳学生1620人。

戎州实验小学碧桂园校区筹备组成员郑万洪告诉记者,目前,校内装修工作已经完成,灯具、学生课桌以及食堂餐厅餐具等已全部到位,正在安装。8月15日前,校园电视台、创客室、功能室的设备将全面安装调试到位。

在叙州区南部新区,市一中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该项目规划建设用地279.47亩,项目总建筑面积27.13万平方米,建设规模为144个教学班,可容纳学生7200名。

市一中项目建设现场负责人李杰介绍,该项目建设规模大、体量大,现场采用全方位、无缝隙、链条式施工。项目共计20个房屋建筑,高三教学楼、高一教学楼、综合实验楼、国际交流中心等4个建筑单体已完成封顶,进入三层结构砌砖抹灰施工。图书馆、高二教学楼等6个单体进入主体四层施工。艺术中心、观演中心等4个单体进入主体三层施工。行政办公楼、高三宿舍楼等4个单体正在进行基础施工。基础施工完成总进度92%,主体施工完成总进度39%,建筑安装施工完成总进度17%。

市一中项目整体计划到今年10月底全部地面建筑主体封顶,明年2月底完成所有建筑施工,进入设施设备安装阶段,确保明年8月底投用,满足2023秋期学生开学需求。

在屏山县滨江路,全新的谢家坝小学完成建设,正在筹备开学工作,将在今年9月投入使用。该项目总投资约5000万元,用地面积约2.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45万平方米,主体工程包括综合楼、教学楼、食堂、体育馆、室外运动场和地下车库等。可容纳30个班级、1350名学生。

“新学校的建设,解决了这一片区没有小学的局面,让孩子们上学更便捷了。”家住谢家坝小学附近的陈女士点赞道,“今后孩子就近入学,一家人都能轻松不少”。

屏山县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岳钰介绍,今年该县已新建岷江幼儿园A区、大乘镇中心幼儿园、龙华中学运动场等“幸福宜宾”十大工程教育项目7个,目前已完工5个。截至7月底,扩建的屏山中学综合楼和中都镇中心学校教学综合楼已经完成了主体施工,正在进行装饰装修,预计年底投入使用。届时,屏山县将新增12个班级600个高中学位,新增18个班级810个小学学位。

新面貌迎接新学期

叙州区长江路小学校新建的综合楼主体工程是叙州区教育强区扩容提质建设项目,扩建建筑面积约4918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5397平方米。

长江路小学校长张建伦介绍,该项目是在学校原址上进行扩建,从工程刚施工起,就倒排工期,加快推进。目前,新建综合楼和旧教学楼翻新同时进行,每天有近百名工人在加班加点推进。完工后,会极大地改善长江路小学的办学条件。

在宜宾市崇文实验小学,该校同样利用暑期时间进行基础设施维修,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教学环境。宜宾市崇文实验小学校长卿云松说,今年暑假该校有两项工程,一是大雅堂改造,二是校园楼道的美化,厕所屋顶漏水工程的治理,两项工程按照计划正有序开展,预计8月中旬完工,学校将会以全新面貌迎接新学期。

叙州区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罗刚介绍,为确保暑期工程高效率、高质量完成,该局派出工作人员扎根工地、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稳步推进暑期工程。目前全区学校项目工程建设、排危工程、室内装修等工作有序推进,在8月底以前,能够如期完成工程建设项目。同时,要求学校抓实工程项目建设和校园安全整治工作,全面做好校园排危和安全检查,全面保障秋期开学正常进行。

与此同时,翠屏区刚刚开展了一场教育项目建设拉练,采取“督查+指导”的方式对各校(园)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梳理与督导。李端镇云顶幼儿园、李庄镇幼儿园、区级机关幼儿园信义街分园、青年街幼儿园本部及江北兴城分园等15个建设项目逐一“亮相”。

据了解,2022年翠屏区共有中小学、幼儿园项目建设共54个,今年暑期需完工29个。为加快翠屏区教育项目实施进度,该区教育和体育局成立项目建设专班,落实工作责任,采取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蹲点督导等方式,确保各项目建设如期完工投用。

记者从市教育和体育局获悉,我市加快推进教育板块项目建设,将极大缓解因城镇化加快造成的城区、乡镇学位供给不足问题,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公平发展,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逐步补齐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短板。

编辑:陈胜
主编:兰锋
编审: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