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特色优势产业决定着城市核心竞争力,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未来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挥独特优势,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全局,增强改革动力,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强调,要突出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大力实施制造强省战略。全市上下要深刻领会,认真落实,突出发挥好新型工业化的引领支撑作用,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宜宾发展新篇章。
工业强则宜宾强,工业兴则宜宾兴。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现代产业体系正加速构建。一方面,白酒等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壮大,以五粮液为代表的白酒产业一如既往地发挥着宜宾经济“顶梁柱”作用。另一方面,以智能终端、动力电池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发展,正在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新支柱。展望未来,我们要坚定发展白酒等特色优势产业,坚定进军数字经济新蓝海和打造以动力电池、晶硅光伏为重点的绿色新能源产业,即“一蓝一绿”产业。
加快建设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的制造强市,要选准产业赛道。制定制造强市建设行动方案,全力推进制造强市建设,力争进入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50强。编制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智能终端、信息服务等产业,加快推进产业向数字经济新蓝海、绿色新能源“一蓝一绿”优化转型,做大做强动力电池和晶硅光伏等绿色低碳产业。持续推动白酒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扎实推进五粮液高质量倍增工程,推动五粮液集团尽早迈入世界500强。
加快建设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的制造强市,要选好合作伙伴。实施制造业“双百”工程,推进产业链招商,坚持以“隐形冠军”为标准,通过细分领域排名和竞争优势选准企业、招大引强。深入开展基金招商,设立新兴产业发展母基金,构建产业基金矩阵,打造“高能级”产业朋友圈。实施优质企业梯次培育计划,完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机制,强化“小升规”精准服务,培育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加快建设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的制造强市,要建好产业集群。突出龙头企业聚合带动效应,发展壮大一批产业链“链主”企业,带动主导产业快速开局起势。围绕龙头大力引育核心配套企业,推动上下游企业集聚成“链”。围绕主导产业链,全方位发展一批检验检测、研发设计、供应链金融等产业共性平台,推动扩链成“圈”。建立主导产业链生态圈发展标准和评估机制,查漏补缺、建圈强链,建设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全球一流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国家级晶硅光伏产业集群、全国同类城市领先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
加快建设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的制造强市,要提升承载能力。实施产业园区提质攻坚行动,突出规划引领,完善基础配套,强化要素保障,搭建产业平台,提升产城融合发展水平,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和发展能级。高质量建设三江新区、支持三江新区对标国家级新区做大做强,全力推动宜宾高新区创建为国家级高新区,引领县(区)产业园区竞合发展。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我们要敢于直面问题,勇于对标赶超,咬定目标、强化担当、真抓实干,聚集一切要素资源,打通一切痛点堵点,举全市之力加快建设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的制造强市,以更加强劲的力量驱动宜宾高质量发展的列车跑出“加速度”,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宜宾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