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对话 宜宾日报记者 庄歌尔 摄
宜宾日报记者 刘亚妮
7月22日,作为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重要系列活动之一的5场分论坛、1场专题研讨会在宜宾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动力电池“产学研用”各领域顶尖专家、产业链企业领军代表围绕实现“双碳”目标,针对全球动力电池技术发展核心领域、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等热点问题深入交流讨论,现场发布重磅研究成果,助推动力电池产业健康、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群英荟萃大咖云集
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以“智汇绿色动力·创享低碳未来”为主题,突出专业性、权威性、多元性,分论坛、专题研讨会的话题设置立足中国、放眼全球,既有对全球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宏观趋势分析,也有前瞻性技术突破、产业链安全稳定等方面的探讨,还有对动力电池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等方面的展望。
“零碳排”的本质要求是电力结构的绿色化,“双碳”目标促使动力电池走向“零碳排”生产。
实现“双碳”战略需要统筹推进,应该遵循先立后破,积极有序地推进的原则。
动力电池产业如何节能减排?需要注意生产过程的低碳排放,从碳排放量占比高的材料生产和电池组加工环节着手。
动力电池回收不仅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社会效应,更具有对钴、锂等我国稀缺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的战略意义。
宜宾丰富的水电资源有助于企业实现节能减排的“绿电生产”,成为发展动力电池及其关键材料产业新的热土。
……
分论坛和研讨会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吴锋、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孙金华、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王朝阳,以及宁德时代、小鹏汽车、蔚来汽车等众多动力电池产业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领军人物、行业杰出代表,围绕动力电池赋能“双碳”战略、前瞻技术突破、产业供应链生态构建、应用模式创新、新能源汽车发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和运输等行业共同关注的话题,以主题演讲、视频演讲、圆桌会议等形式,共同探讨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新动能。
分论坛和专题研讨会通过现场参会、视频连线、网络直播等形式,“云上”“线下”双线同步、互动融合,参与论坛的嘉宾和观众积极踊跃、热情高涨。
重磅发布硬核成果
科技赋能产业,创新引领未来。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分论坛发布了三项重要成果,涉及动力电池测试技术、回收利用等领域。
《动力电池赋能“双碳”战略》论坛从全球视野研讨促进动力电池产业低碳发展的政策、标准、法规等,探索动力电池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和路径。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在论坛现场发布了《国家级动力电池测试技术新能力》等相关成果。
《全球先进动力电池前瞻技术突破》论坛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未来”为主题开展主题演讲、圆桌对话,探讨动力电池安全研究及热调控电芯技术等全球热点议题,引领产业技术创新,助推动力电池成为绿色能源转型的核心动力。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发布《面向碳中和的先进动力电池技术展望》,全面梳理未来先进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论坛重点探讨当前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和全生命周期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发布了由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专业委员会研究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退役预测》成果。该成果对动力电池退役精准预测,将助力进一步构建并完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助推动力电池产业健康发展。
《动力电池产业供应链生态构建》论坛聚焦全球动力电池产业供应链生态构建痛点、难点、热点,围绕矿产资源开发、供应链安全、全球化布局等热点议题进行交流探讨,促进动力电池产业供应链安全稳定,推动产业生态健康发展。
《动力电池应用模式创新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论坛围绕动力电池应用场景和模式创新、市场规模以及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等相关话题,探讨动力电池未来发展的新格局、新模式,拓展市场发展空间,着力提升动力电池行业相关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专题研讨会《动力电池安全低碳与高效运输》聚焦“双碳”目标,就建立更加安全、高效、低碳、低成本的锂电池运输体系,支持铁路、水路、航空运输等内容进行了交流探讨。
创新引领,聚智聚力。一场场“头脑风暴”在长江首城精彩上演。业界精英汇聚宜宾,共同谋划全球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携手落实新举措,共同推动新发展。嘉宾们表示,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搭建了动力电池行业国际交流合作的平台,推动形成了开放合作的新格局,也期待宜宾在“动力电池之都”建设上能够有更好的成绩,为实现“双碳”目标、推动动力电池行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