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日报记者 冯憬
今日立夏。立夏是夏天的开始,此后气温攀升,常令人感到心烦气躁,该如何养生呢?
宜宾市营养学会会员告诉大家:立夏养生,要做到“三宜”“三忌”,使身体的正气充足,邪不可干,为迎接长夏做好准备。
“三宜”即宜健胃、宜保持充足的睡眠、宜静心。
宜健胃。进入夏季,天气炎热,人体消耗增加,一方面急需补充营养物质和津液,另一方面湿气的影响易导致脾胃正气不足、胃肠功能紊乱,所以饮食应以健脾养胃为原则,以汤、羹、汁水等易消化、促进食欲的膳食为主,才能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同时,要少吃或不吃油腻、厚味的食物,且每餐进食量不宜过大,应少量多餐。可常吃小米、芡实、莲子、山药、薏仁、红豆等汤羹,既能生津止渴,又能养护脾胃。
宜保持充足的睡眠。立夏后,昼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容易疲劳,需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才能提高工作、学习效率。条件允许的话,每天可以睡个午觉,以半个小时为宜,有助于消除疲劳。
宜静心。立夏时节,自然界阳气渐长、阴气渐弱,此时要以养心为主,同时注意提升脾胃功能。立夏养心,可以多吃苦味的食物,如苦瓜、苦笋、生菜、莲子、百合等。夏季食苦,苦味入心,苦味食物可以防止心火过旺。
“三忌”即忌冷饮、忌大汗、忌湿热。
忌冷饮。贪一时冰爽口感,吃过多的冷饮,会让“喜燥恶湿”的脾胃受伤,出现腹胀、食欲减退、易困倦等症状。其实,清热解暑可以用新鲜的果蔬代替,西瓜、桃子、草莓、黄瓜、西红柿,都是很好的清热利湿的食物。
忌大汗。立夏后气温逐渐升高,体内新陈代谢加快。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出汗过多易伤阳气。生活中要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大汗淋漓,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慢节奏的有氧运动项目。
忌湿热。受湿热天气影响,人体易出现不适症状,包括口苦、食欲下降、腹泻、皮肤湿疹等。可以多吃祛湿、清热解暑的食物来调理身体,如薏仁、黄瓜、空心菜、苦瓜、莴笋、莲子、冬瓜等。
总之,立夏时节,要注意养好心脾,调理好肠胃,使身体各脏腑功能保持正常,才能安然度过酷热的长夏,生活得更健康。
(编辑:陈胜 责任编辑:刘级心)